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七里屿灯塔 马渚中河斗门等水利工程 东钱湖郑氏宗祠 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结果日前揭晓。这是继2008年、2009年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评选活动后,对普查成果进行的一次更大规模,更震撼人心的评选活动。共计4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0处古建筑、20处古遗址、4处古墓葬、3处石窟寺及石刻榜...
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2007年全面启动以来,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下,广大文物普查队员的艰苦努力下,已圆满完成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市共调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8322处,其中新发现6923处、复查1399处,行政村和自然村覆盖率双达100%。全市创新工作方法突显实践特色,专题文物调查成果丰硕,一批普查新发现有了保护依据,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持...
3月15日,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验收组对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有关工作进行了验收。会议由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陶月彪主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小宁,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孟建耀等领导出席此次会议。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验收专家组成员,宁波市普查办成员以及我市11个县(市)、区的普查办领导近50人参加了会议。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昨天,2009年度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名单新鲜出炉。经过1个多月的群众来信和网上点击投票,在宁波市普查办专家的监督下,包括北仑区顾宗瑞故居、宁海县许家山石头村、鄞州区毛家宕毛胚石雕等在内的“十大新发现”,在20个候选名单中产生。 目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即将进入资料汇总与成果整理出版的最后阶段。宁波市文保所称,通过2009年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通知》精神,我区精心组织,全面实施。通过一年零七个月努力,提前三个月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据统计,该阶段工作共普查文物点612处,发现古遗址7处、古墓葬12处、古建筑320处、石刻近百块、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11处。 另外,浙东运河镇海段调查共查得各类桥梁74座,堰闸11处及各种有关运河碑记、历史遗迹近20处,码头遗址33处,详细绘制...
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实地调查工作开展以来,至2009年6月底,宁波北仑区已累计调查行政村208个,登陆不可移动文物126处,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06处,极大地丰富了北仑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北仑区为更好地巩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将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及时有效地纳入文物保护体系,切实加强新发现文物点的后续保护工作。北仑区文物保护委员会根据国家、省、市文物部门要求分期分批做好各级文物保护...
江北区第三次文物野外普查工作自从2008年2月25日开始至2008年12月29日已经全部结束了,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按照制定的普查计划,上半年,我们对庄桥街道辖区内的29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5个社区,进行了地毯式的走访调查,于5月份,圆满结束了庄桥片的野外普查工作。通过在庄桥的实地普查,我们积累了经验,打响了文物野外普查的第一炮,也给野外普查开了一个好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
日前,由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2008年度“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评选名单出炉,龙山古墓葬群、宁波商会旧址、蔡氏宗祠、慈城普迪小学、大百丈岩画、梅山盐场筹备处旧址、七里屿灯塔、宁海石碾、锦屏近现代建筑群、长命山古石宕及山王庙榜上有名。 此次评选活动是为纪念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颁布二十二周年,同时为进一步展示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